本文转自:齐鲁晚报
一年新增4000余家,“AI智习室”遍地开花
沾AI就灵?“智习”是创新还是噱头
文/片 记者 巩悦悦
实习生 张晓文 白应婵 济南报道
近两年,一种名为“AI智习室”的新型学习空间悄然扩张,其核心是利用学习机上的智能助学系统,辅以线下督学、托管等服务。企查查显示,一年内有4000余家“智能自习室”注册成立。近日,记者实地探访济南多家机构发现,部分标榜“个性化训练”的场所,实际是通过捆绑销售学习机、无证教师督导等方式,游走于政策灰色地带。
学习机进价每台1500元
“售价由自己决定”
7月9日上午,记者在济南市历下区的一家AI智能学习中心看到,该自习室约60平方米,40多名学生正在书桌前操作学习机。
记者以学生家长身份前往咨询。据该店负责人介绍,所谓“AI自习”,就是利用学习机进行上课、做题、测验,内容涵盖小学到高中的全部网课及教材资源。
当天,记者走访另外三家连锁品牌的人工智能学习体验中心发现,虽然运营模式、收费标准有所差别,但主打的学习方式大同小异:学生需要先在AI系统进行测试,再使用机构提供的学习机进行线上学习。
当问及是否会提供真人辅导时,其中两家自习室的工作人员均否认。另两家则提出“如果孩子有需要,可以提供线下或线上答疑”。不过,当记者询问答疑老师是否具备教师资格证时,四家AI智习室的工作人员均表示没有,“我们主要是督导学习,帮孩子规划课程,并不会实际授课。”
记者以想加盟为由,联系了某品牌AI智习室的线上客服。客服介绍,申请办理时,经营范围里选择“软件销售”“硬件销售”就可以,“线下督学不需要有教师资格证,咱连老师都没有,更不存在教授过程了。”该客服还特别提醒,“不要往教育上靠。”
当记者询问学习效果如何时,某AI智习室加盟店工作人员表示,一位在班里垫底的小学生,在AI智习室学了一个半月就逆袭到全班前几。当记者询问在智习室外活动的学生时,被告知“自己已在这里待了两年,第一年交一万多元,送台学习机……”当该生想继续说下去时,被工作人员喝止。
记者随后来到加盟该店的另一家AI智习室,该机构提供8种不同的套餐,价格从100元/次到18800元/年不等,价格高的套餐会赠送价值5780元的智能学习机一台。
据某AI智习室加盟总店的客服透露,每台AI学习机进价1500元,“定价由自己决定”。
“智习”效果几何
家长褒贬不一
记者走访多家“AI智习室”发现,相较于传统自习室,督学和学习机是这里的标配,学习机通常被当成主打卖点。不少家长都是抱着“试试看”心态把孩子送过来的。
“智习室大部分学习系统都是个人的,因为里面的数据匹配都是自己的,比如你哪个知识点薄弱,打开学习机就知道自己哪些知识还掌握不太好。它并不是反复刷题,而是精准地刷题。”一位AI智习室工作人员反复向家长强调,学习机针对性特别好,目前已有很多中小学生购买学习机并加入学习。
不过,家长们对AI智习室的看法褒贬不一。一位家长称,AI智习室说是用高科技帮孩子学习,其实就是原来的托管班换个招牌,“孩子在学校能和老师沟通问题,但在AI智习室中遇到疑难,学没学懂全凭自己,AI教学就是一种单向输出”。
社交平台上,也有不少家长分享了对“AI智习室”的看法。有家长表示,孩子经过一学期学习,成绩确实提升了,于是主动给孩子续课。但也有家长表示,孩子成绩没有起色,长时间做题,导致积极性大不如前。
围绕“AI智习室”,此前有媒体对国内某K12学习软件的资深研发人员进行了采访。据该研发人员介绍,目前计算机应用程序评估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方式,主要依赖于做题,也就是题海战术,但这种评估方式并不准确且低效,“利用AI工具学习的模式,能否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,还需要打个问号”。
有家长质疑“AI智习室”
打“学科培训”擦边球
记者咨询部分AI智习室后发现,除了引导学生使用AI学习机做题和预习之外,还有部分加盟店提供答疑、课后作业辅导等服务。有家长质疑“AI智习室”是否在打学科类培训的擦边球。
AI智习室究竟属不属于学科类培训?一位负责校外培训监管的教育局执法人员告诉记者:“依据现行的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,利用科技手段作为辅助教学的,不算是校外培训。”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也表示,2021年颁布的“双减”意见,并没有涉及AI智习室之类的内容,现行政策文件是无法规范到它们(AI智习室)的。
“之前也有学校反映这个情况,我们抽查发现,AI智习室往往就是卖产品。他们一般会让孩子学习学习机里的录播课,我们就认定这是学习的辅助手段。”该执法人员表示,如果单纯地给学生解疑释难,算不上校外培训。但如果有系统地、按照大纲有顺序地讲解新课,无论是线上直播还是线下讲解,都会被认定为校外培训。
记者搜索发现,省外教育部门早就关注过AI智习室,并对其进行过规范。
去年7月,银川市“双减”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在发布的2024年暑期校外培训治理工作通知中就提到,严肃查处托管机构、“AI自习室”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“打擦边球”或变相开展学科类培训行为,尤其是以素养类培训名义和以售卖学习机等名义开展学科类培训。
“对于AI智习室,家长还是要依据实际效果作出理性选择。”储朝晖建议。
牛达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